朱可心
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朱可心(1904年—1986年3月26日),本名朱凱長江蘇宜興人,紫砂壺名家,「紫砂七老」之一。

生平[編輯]

朱可心出生於宜興蜀山鎮,14歲時師從紫砂藝人汪生義,開始其紫砂壺藝生涯。1927年,他在師兄吳雲根引薦下,赴江蘇省立宜興職業學校窯業科擔任工場教員。1931年改任窯業科專任教師,同時兼任實驗工場技師。抗日戰爭期間學校停辦。抗戰結束後,他回校繼續擔任教員。[1][2]
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朱可心於1954年赴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(今中國美術學院)民間美術工藝研究班學習。同年參加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(宜興紫砂工藝廠前身)並出任監事。1956年,被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為七位技術輔導員之一,即後來人稱「紫砂七老」。他培養的弟子包括潘春芳、鮑新元、史志鵬、李芹仙、李碧芳、倪順生、曹婉芬、吳慶安、汪寅仙、范洪泉等。1979年,獲「工藝美術師」職稱。[1][2]

朱可心於1986年3月26日逝世,終年82歲。2003年,由其多位親屬、弟子編輯的《朱可心紫砂陶藝百年紀念》專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。[1]

參考文獻[編輯]

  1. ^ 1.0 1.1 1.2 張淑芬 (編). 《当代紫砂名品鉴赏》. 印刷工業出版社. 2012: 22–27. 
  2. ^ 2.0 2.1 郭顯金 (編). 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名人集》.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. 2008: 556. 

外部連結[編輯]